考研初期没状态研圣教你走出误区高效学习!_腾讯新闻(2023己更新)

考研初期没状态研圣教你走出误区高效学习!_腾讯新闻(2023己更新)缩略图

考研初期没状态研圣教你走出误区高效学习!_腾讯新闻(2023己更新)插图

狂飙大结局了,高启强判了

烟花也放完了,上班的都上班了

胡歌也结婚有孩子了

元宵花灯也看了,中小学生都开学了

让我看看是哪个考研er,还没投入学习状态?!

考研初期没状态研圣教你走出误区高效学习!_腾讯新闻(2023己更新)插图1

过完春节本来就容易有“假期综合症”,再加上作为考研小白一头雾水,面临陌生知识的挫败感,很容易出现各种倦怠情绪,今天研圣就带你了解一下考研路上会遇到的误区,找准方法高效学习!

首先,对于考研学习,我们有最常见的4个误区:

误区1

只学自己擅长的

?错误方法:学习的时候你可能在不断重复自己擅长的内容,从而产生了「熟练度错觉」。容易强化这种错觉的学习方式有:划荧光线、抄书做笔记、复习刚刚学过的知识。这种现象的本质是被畏难情绪控制,即使你很清楚如何复习效果最好,但最后还是在舒适圈内、按照自己舒服的方式学习。eg:你一上午做了5套卷子,结果都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除了增加一点熟练度之外,几乎没有意义。

?解决方案:你需要让脑筋动起来,比如说讲内容复述一遍,或做配套的练习题,或进行间隔复习,这样才会真正帮你提升学习效果,并暴露熟练度错觉的所在。

误区2

拖延症

?错误思想:“我就再看一会儿手机”,结果不知不觉过去了1小时;“今天好累,明天再背单词”,结果明天也没背。拖延是一包包小剂量的毒药,平时看不出什么,长此以往就会积习难改。

?解决方案:我们拖延的都是让我们感到恐惧和不舒服的事情,拖延类似于一种“上瘾”的感觉,它更像是逃避现实的温暖港湾,让我们体验到暂时的舒适。但是有研究表明,当我们真正去做令自己恐惧的事情时,恐惧就消失了。

就比如觉得英语好难,看都看不懂太痛苦了!但真正去做真题时,其实就是翻译、理解、反复记忆的一个过程。看不懂就看解析和翻译嘛,然后把不认识的单词标记反复记忆,其实这个过程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意志力,但是大脑对抗恐惧本身,却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等我们真正去做事情时,意志力已经所剩无几了。

误区3

用力过猛

?错误方法:这是拖延派的反面,学习劲头一上来就废寝忘食,想一口吃一个胖子。或者白天摆烂摊,晚上熬夜学习,这些都会快速消耗热情,不出几天就会打回原形。

?解决方案:学习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特别是刚开始学习时不要挑战难度太大的材料。学习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后,即使还有很大的学习热情,也先停下来做做别的事情(比如吃饭、接水、运动),让自己一直对学习过程有期待。

误区4

只输入,不输出

?错误方法:相对于输出,输入真是一种不太费力,又轻松的方式。很多考研没有发挥好的同学,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模拟的少。没日没夜的辛苦背书,但是题考前却没写几道。

?解决方案:做题不一定等到全部学完后才能开始,可以一边学一边做题。刷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并补齐短板,纠错的过程就相当于学习的过程,而且订正错题时你是带着问题去找答案的,错题总结能够很好的帮助你解决同一类题目。

??提醒大家以上错误方法不是努力,而是假努力,只能感动自己,无法获得实质性提高。所以,高效学习的前提,就是先摆脱「形式化」学习。

考研初期没状态研圣教你走出误区高效学习!_腾讯新闻(2023己更新)插图2

接下来就是研圣总结考研过程中用的很受用的学习习惯,分享给大家:

1、让睡眠变成最强辅助

本质上讲「睡觉就是学习」,睡眠是一种自我管理与调节。如果你利用白天的时间记住知识的关键细节和框架,那么在睡眠期间,大脑会为白天接受的信息建立起不同的联结,能够增强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你要记住,无论在我们睡觉的时候,还是在我们清醒的时候,大脑都在不厌其烦的对信息做整合工作。而且一些实验发现:白天睡1小时所得到的学习辅助效果,与夜间睡8小时几乎不相上下。”

所以不要因为白天打个盹儿或者晚上睡得早而产生罪恶感,相反,你可以把睡眠当成闭着眼睛学习。为了让睡眠发挥最好的辅助学习效果,睡前戒掉玩手机,从而保证睡前的时间都在接触知识。

2、「知识提取」自测

自测是效果最好的学习技巧之一,自测的方法可以是做题,也可以是睡前回想当天所学知识,还可以运用费曼学习法,把你学到的东西解释给同学or自己听。

在学习专业课时,可以试着逼着自己把每一章的核心内容讲一遍,这个过程特别痛苦,需要把握每一章的整体框架,但是效果极佳。讲述完之后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复述过的章节,熟练度和记忆深刻度大大优于未复述过的部分。

在学完新知识之后及时自测,对同类知识的理解、记忆持久度、运用的熟练度比学完就不管的效果好很多,建议这个方法大家都试试。

考研初期没状态研圣教你走出误区高效学习!_腾讯新闻(2023己更新)插图3

3、尝试变换学习环境

一定有同学属于非常容易受影响的一类人,在自习室或者图书馆学习,身边好像总有影响你学习的人。比如:前面那人敲键盘声音怎么这么大?对面哥们儿怎么一直抖腿?旁边女生怎么一直在小声背书?

建议大家一定要让自己适应这种情况,因为考场上也不能保证身边没有声音,周围场景变化越多,考试时就越不会依赖于周围的环境条件。比如说,拿上你的书到走廊上背、或者到咖啡店去听课记笔记,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自己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发挥出色,以应对考场上随时出现的变化。

同样,和变换学习环境有同等效果的是变换每天的学习安排,如果你适应了上午学英语,偶尔可以尝试下午学习,这些都可以创造“学习环境”,让知识以不同的路径存入大脑。

4、间隔学习效果更好

间隔学习指的是「不要长时间学一类知识,把不同的学习材料穿插进行学习」。将学习时间分散开是最可靠、最有效的加深记忆、延长记忆时间的好办法。

比如早上8:00-10:00精读了一篇英语文章,10:00-12:00可以选择复习数学,那么在使用「专注模式」学习数学的这个时间段,刚刚学习的英语是自动进入「发散模式」的。在发散模式下,大脑也在自动处理信息。所以穿插学习的效果,要比用一个很长的时间学一门科目效果更好。

想要提升学习效率,关键不在于一次学多长时间,而在于如何合理分配可利用的学习的时间。要把一长段学习时间分成两三次来用,这会大幅提高学习效率。

5、听从大脑的指示

饿的时候吃饭,困的时候睡觉,学不进去的时候学别的。学习某一块知识具有挫败感,再坚持10分钟还是做不下去,我就不会再做了。可能很多同学会难以理解,毕竟我们接受到的思想观念都是【遇到困难绝不放弃】这种,但是在卡住时依然执着于攻克难题,会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和意志力。

如果在执行某个学习任务时,遇到很强的挫败感,可以将注意力投入到另一件事情中去。自我感觉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

其一、考研不是百米冲刺,它是一次马拉松。保护好热情让自己能够坚持下来,比多学习一个知识点更加重要。一旦学习中出现了挫败感,或者在某一方面停滞不前,可以先试着转移注意力,先去做一下难度较小的部分,等状态比较好时,优先攻克有难度的部分。

其二、人在学习时,大脑会有两种模式,一种叫做「专注模式」,一种叫做「发散模式」。学习新知识启动的是专注模式,但学习某块知识进入瓶颈时,再用专注模式效果就会降低。这时候你可以去做一点别的事情,让大脑自动进入“发散模式”,发散模式会让大脑在后台自动处理之前的信息,等过会你再回来看让你产生挫败感的部分,可能会豁然开朗。这就好比真正走上考场,如果前面遇到不会的题,赶快跳过先做下一道,等其他的做完再后头看这道,可能就解出来了,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

考研初期没状态研圣教你走出误区高效学习!_腾讯新闻(2023己更新)插图4

6、复习怎样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复习时不要一字一字的看书,更不要只看荧光笔标亮或划线的部分,这都属于「被动学习」,容易产生科学家所说的“熟练度错觉”:因为你一眼就看到了,误以为自己记住了,其实并没有。

为了避免熟练度错觉,你应该在下次复习时把书合起来,先进行知识的回想或者默写(不要漏掉知识点,特别适合简答题)。这个过程能让你的记忆系统运转的更佳费力,虽然过程痛苦,但效果却比你重新看10遍书还有用。

这么做还有另外一个好处:你立即就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记忆模糊和没有理解的地方,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7、针对困难学习内容,如何提高效率?

四个字:拒绝拖延。不要往后推延,越早开始越好;中途可以让自己停顿一下,去做做别的事情(但不能耽搁得太久)

要想对抗拖延,我们首先要知道拖延是怎么形成的:

其实我们拖延的都是让我们感到恐惧和不舒服的事情,拖延类似于一种“上瘾”的感觉,它更像是逃避现实的温暖港湾,让我们体验到暂时的舒适。而调动大脑的意志力却要耗费大量的神经资源,特别当我们想象做这件事可能遇到的困难时,不自觉的就会刺激大脑中的痛苦神经。

但是有研究表明,当我们真正去做令自己恐惧的事情时,恐惧就消失了。就比如我觉得英语好难,看都看不懂太痛苦了!但真正去做真题时,其实就是翻译、理解、反复记忆的一个过程。看不懂就看解析和翻译嘛,然后把不认识的单词标记反复记忆,其实这个过程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意志力,但是大脑对抗恐惧本身,却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等我们真正去做事情时,意志力已经所剩无几了。

所以当你感受到恐惧和痛苦时,别被它骗了,先去做!现在还没有完成择校很焦虑,那就现在那上拿出纸笔+电脑,查询院校数据;现在还没开始背单词,那今天就先从第一单元开始,不要贪多,只要你开始做了,就是最好的开端!

考研初期没状态研圣教你走出误区高效学习!_腾讯新闻(2023己更新)插图5

最早的开始就是现在!赶紧学起来吧,研圣预祝各位小伙伴明年一定上岸!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