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不少考研生已经开始二轮复习(如果你此时还没有完成一轮复习也不用太担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复习节奏),有些考生可能还没有确定要报考哪所学校,小旋风建议大家最好早点确定考研学校,让自己的努力更有目标(如果已经确定考研学校,也可以参考小编总结的报考经验,不要重走学长、学姐踩过的坑)。
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报考学校?不少考生可能会发现研究生考试后会有这种情况,研友平时复习没有你努力,初试成绩也没有你高,但是考的学校却比你好(或者你没上岸,他却被录取了)。
所以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考研一定要选择名校吗?不要盲目报考,在选择报考学校前,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定位,认清自己的实力和考研的目的。

考研择校前首先要看自己有什么优势?
1、你的基础怎么样?专业课学得怎么样?高数书上的课后题你会做多少?英语四六级过了吗?
2、你的学分绩点高吗?年级排名多少?
3、大学期间有项目经历吗?获得过奖学金吗?
4、你的高考成绩怎么样?所读专业是你本科学校的优势学科吗?
这些都是你已经获得的优势,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
如果你基础好,再加上认真复习,初试就容易取得高分;本科参加的专业竞赛或科研项目比较多,就意味者你读研时做实验更容易上手,如果你的本科就读的学校知名度比较高,复试时招生老师会更认可你的能力。
如果你这些都不具备又想读名校的研究生,就要付出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努力以及拥有别的突出优势让招生老师认可。

你愿意为考研做出什么样的努力?
1、你每天几点起床?学习几个小时?学习效率如何?
2、你比你身边的研友,复习更努力吗?
复习的时间的长短并不能决定你考研能否获得成功,但是每天多一小时的努力,可能就意味着你的初试成绩会更高,离成功就更近一步。
足够的复习时间加上良好的复习节奏、高效的复习效率是考研过国家线和院校复试线的基础。
你读研的目的是什么?
1、喜欢从事本专业相关的科研工作;
2、为了提高就业质量;
3、想要在名校读书,圆自己的名校梦;
4、为了考公或者提升学历想要在大学当教师等从事某些需要学历的工作;
5、逃避就业或者对未来没有目标;
6、随大流,看同学都考研也跟着考研(或者家长要求);
7、工作后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或者升职需要更高的学历,想要考研。
你为什么要读研?
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去考研,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复习的过程中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都要坚持下去!
复习时不要过多的考虑读研之外的事,应届考研生不要关注就业、在职的往届生最好离职专心复习,最起码要有安静的复习环境、每天要有充足的复习时间。

二战、三战考生要首先思考自己上次考研失败的原因
初试没过线或者复试被刷?一志愿学校不保护一志愿?
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心情,认真思考一战的不足之处,你能否在一年内弥补?
如果初试成绩在拟录取考生初试分数的中位数以上,二战复试依旧会被刷的可能比较高(如果有多个实力相似的研友,在初试成绩不错的情况下被刷),此时就要考虑换学校。
如果三战同一所学
校都失利,说明可能你自身的实力与报考院校不匹配或者报考院校歧视非名校的考生。

如何选择合适的报考学校?
首先要先看自己的考研目的
1、如果是为了提高就业质量,小旋风建议优先选择报考高校的优势学科;比如电气类专业报考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等,财经类专业报考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
2、如果对学术研究比较感兴趣(或者想要读博),报考的专业尽量选择有博士点的高校或科研院所。
3、如果就是为了读研或者拿到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考公务员),选择报考本校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本科高校没有硕士点,就选择报考普通一本院校的研究生。
4、如果研究生毕业后想要在高校工作(当辅导员或在大学当老师),尽量选择报考双一流高校,一般高校招聘时更青睐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二本以上高校一般要求博士学历,好的高校要求有国外学习或交流经历)。
5、如果是为了读名校的研究生(或者为了满足自己在名校读书的愿望),建议报考名校的冷门专业或者非优势专业(慎重报考名校优势专业),此外也要考虑报考学校是否会歧视普通高校的学生。
选择报考哪个地区的高校比较好?
如果研究生毕业后想要回家乡工作,建议选择报考家乡的高校。
如果研究生毕业后想要在某个地区工作,建议报考相应地区的研究生。
对以上岸为目的的考生而言,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研究生比较好考。
另外小旋风建议大家不要过于纠结报考A区还是B区的高校,如果想要留在B区工作或者想要体验西藏、新疆等西部地区生活的,报考B区是最优解。
对其他考生而言,小旋风建议大家要慎重报考B区高校。
首先对于普通B区一本高校毕业的硕士生,回到内地工作时,会出现部分单位不认可或者更偏向于选择本地高校的毕业生(博士不受此限,博士到哪都属于人才);此外B区相较A区在录取难度上客观的说,只是国家线上有10来分的差距(没过A区线,但过了B区线可以调剂到B区);今年B区某高校的某个专业,专业课压分(一志愿考生无一人过线)的做法令人心寒,某些B区高校专业课压分严重,不再是考生考上名校(211高校)的捷径。
B区比较偏远,在生活习惯上可能有一部分人会不适应,B区有些地区海拔比较高,考生报考时也要考虑身体因素。

报考科研院所还是高校的研究生?
如果研究生毕业后想要在科研院所工作,可以选择报考科研院所(一般可以留所工作,部分科研院所解决户口)。
在研究所与高校读研的区别
1、从学科领域上来说,高校大而全,研究所小而精
2、从日常生活上来说,高校读研生活比较丰富,研究所读研过程中生活比较单调
3、从读研花费上来说,研究所补贴一般比高校要多、一般免除学费(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研究所有最低服务年限)
4、部分研究所与高校联合培养,基础课阶段在高校就读,二年级起在研究所参与科研项目研究。

选择什么层次的高校,让自己上岸的可能性高?
总的来说,对于一般考生而言,小旋风建议报考自己垫垫脚就能考上的高校(选择报考本校,或者比本科学校略好的高校);对于比较优秀的考生而言(在学习和科研能力上比自己身边的同学要明显优秀)可以报考比本科学校更好的高校(普通二本可以报考一般实力的211高校,一本高校的毕业生可以报考211高校的优势学科或者双一流B类高校)。
这只是小编的建议,具体的考研报考学校还要参考大家的考研目的。

考研选择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会成功吗?
小旋风告诉你答案,有人成功,但多数人会失败!
梦想如果能轻易得到,那就不会是梦想!
小旋风提示大家,非名校毕业的考生在冲击名校时尽量选择专业课不压分、对考生毕业学校无歧视的高校(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河南大学等)。
另外,往届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完全作为考生上岸难度的依据,大家报考时也要考虑不同高校专业课难度的差别。
最后,小旋风祝所有考研学子都能圆梦!